在海拔2064.9米的陕西华山西峰之巅,有一座建于1952年的两层小楼——华山气象站。
这是陕西省唯一一个全天候有人值守的高山站。建站至今,相继有超过200人在山上驻守和工作。工作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但“为了一个信念,为了一份事业”,在这里工作的人们都无怨无悔。
“这些苦都不算得上什么,国家把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我们来守护,我们肯定会克服一切困难把这份工作干好。”谈起过往这些所谓的“苦”,于进江轻描淡写。
今年51岁的于进江,大约2/3的时间都花在了站里,他说:“在我的人生里,绝大多数时间都与这座山、这个站有关。”
1993年春节刚过,20岁的于进江攀爬了七八个小时的山路,赶到华山气象站报到。
难走的山路、紧缺的水源、夹生的米饭……20世纪70年代国家二类艰苦台站的模样给于进江带来非常大的冲击:“我能承受以后的艰难险阻吗?”
正当于进江思前想后之际,当时站里的领导给大家讲了一堂课,动情地讲述老一辈华山气象人的那些年、那些事:从“一条扁担两条绳、立足高山为革命”到“全国银质奖章获得者李华珍同志先进事迹”,再到“贾金海同志冒着生命危险排除仪器故障”……
表面上平静的于进江,脑海里却掀起了一场风暴:“那么多前辈,生活和工作比现在更艰苦,都能创造奇迹,难道自己就不能安心工作?站里的同事与自己年龄相仿,个个都是科班出身,自己为什么不能安心在这里工作?”
“我就在华山好好工作,干不出名堂,绝不离开。”第二天,暗下决心的于进江就主动找领导,要求安排正式值班。领导却笑着说:“别着急,先跟班,熟悉了华山站业务再说。”
于进江心里有些不服,毕竟他之前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气象局上了近两年的测报班,可完全独立值班,华山不就是比其他站辛苦点而已。“搞测报很简单,干吗这么神秘?”
于进江略有自傲的想法,很快被现实“打脸”—单就天空中云的变化之快,就让他目瞪口呆,不知道怎么来记录。这一刻,他承认自己的水平还远远不能胜任这里的工作,既没有过硬的技术,又没有丰富的经验,根本不能单独上班。
“那就做‘专’它!”为了早日独立上班,于进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紧张的跟班学习中。
“站上要求一天跟学6个小时,我那时给自己规定要跟10个小时之后,就想多学点。”于进江腼腆一笑。
写不好阿拉伯字码,就来回练!每天练习写出不少于20张字码,经年累月,于进江练就了一手标准的印刷体。
记不住电码,就反复抄!于进江将电码表抄了一遍又一遍,抄到最后闭着眼都知道哪一个电码在哪一页。
站上的老同志回忆,在天气复杂的情况下,小于有时一天休息时间还不到6个小时,用过的练习本、学习笔记数以百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按规定,达到上班要求至少需要3个月的跟班时间,可于进江只用了一个月就顺利通过站上的上班前考试。
120平方米的气象观测场,是于进江平时有空最喜欢“钻”的地方。他喜欢在这里看着天上的云,将其演变规律和所学理论知识放在一块儿琢磨,然后复盘每一次重要、典型的天气过程。
闲暇之余,他还会把建站以来的所有气象历史资料和出错登记本从头到尾归纳总结一遍,常常在档案资料室一待就是半天。现在他办公桌的抽屉里还放着两本手抄的台站登记册,一本写自1958年,一本记于1977年……
就这样,经过一次又一次跑场、一遍又一遍翻阅,不长时间,于进江基本掌握了华山顶上四季气候特点,业务技能有了质的飞跃。
上班仅一年,他便拿下连续3个“百班无错情”和“全国质量优秀测报员”的优异成绩。据初步统计,获得一次“全国质量优秀测报员”大概需要15至18个月时间,其间几乎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我始终坚信,只要尽心尽力把每一件事干好,‘半路出家’也能变成专家!”于进江说。
这些年,他创下了地面气象观测“百班无错情”37个,12次荣获中国气象局授予的“全国质量优秀测报员”称号。
华山顶上,夏季多雷电天气,年均雷电天气最多时达43天,几乎每年都有仪器因雷电而损坏。由于华山地面缺土,雷电很难导地,夏天的气象观测场经常被雷雨云包围,有时球形雷还会光顾值班室。
本以为存在于同事们口中的“险事”,并不会那么快碰见,但险情的到来就是这么突然。
1994年一个盛夏的午夜,突然乌云密布、雷声大作,“雨水不时往值班室里灌,电线接头处让雷击得噼里啪啦直冒火花。”于进江说起那天的一波三折,“尽管已有心理上的准备,但真正置身其中时,多少有些手忙脚乱。”
当时情况紧急,于进江抓起扫帚就扑灭电线上正在燃烧的火。此时,又恰逢观测时间,于进江顾不上头顶电闪雷鸣,火速冲向观测场,按照观测程序抢抓时间、记录数据,“最重要的是保证按时取准、取全第一手气象资料”。
“机器一时半会儿也修不好,气象电报可不能等呀!”他立即冒雨摸黑下山,在泥泞中连滑带跑,一路磕磕绊绊,仅用3小时就走完一般人白天要用六七小时才能走完的山路,在山下顺利发出电报。
随后,他又拖着疲惫的身体,背上十几斤重的新设备朝山上爬去。一路上,不听使唤的双脚与台阶一次次撞击和摩擦,到了山顶已是夜晚。洗脚时,于进江才发现右脚大拇指的鲜血和袜子已经粘连在一起。
“说了,他就干;干了,他不说。”时任华山气象站站长陈兴全曾这样评价于进江,交代给他的事情,就尽管放心,肯定做且能做好;任务完成后,他也从不吆喝,默默进行下一项工作。
2011年,于进江荣获中宣部等六部委联合授予的“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2014年,获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气象局授予的“全国气象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站上的新同事都视于进江为华山的“定海神针”:“他在,我们就安心!”在于进江的带领下,全站业务质量始终走在全省前列,连年受到国家、省、市气象局的表彰和奖励。
“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气象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气象部门先进基层党组织”……据不完全统计,自2006年以来,华山气象站荣获县处级以上奖励40项。
“各个气象观测仪器都逐步自动化,人工的慢慢地减少了。2003年1月建成自动气象站,人工平行观测两年以后,观测转为以自动为主、人工为辅。”于进江见证了从测试运行到平行运行、再到自动观测为主的全过程,“业务上再也用不着每小时到室外观测场观测一次”。
这时,一个真切的问题摆在观测员出身的于进江面前:全面自动化了,传统观测员下一步转型的方向在哪里?
“专业气象服务。”于进江抓住了发展的核心,“更聚焦一些,就是旅游气象服务。”
这项服务也不是凭空而就,早在1993年,华山气象站就专门开展景区内的雷电防护、森林防火、山体滑坡等天气预报服务。不过,那时候服务手段单一,只是通过电话将预报告知华山景区管理委员会。
“现在既然要做精这项服务,必须进一步提升精密监测能力。”于进江和同事先后在华山索道沿线和景区主要景点建设自动气象站12个、小型天气雷达1个,专用于旅游气象服务,可以有明显效果地监测暴雨、雷电云团的移动速度、移动方向及对流强度等指标。
今年4月13日12时41分,华山气象站向陕西华山旅游集团防汛办公室发送雷电预警提醒,15时35分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借助这套设备,于进江在太华索道气象服务保障微信群中实时更新对流云强度变化和移动方向,“目前仍有游客困在山顶,必须实时查看雷达回波有没有空当期,最好能持续20分钟以上,因为索道一趟需要20分钟”。
从雷电袭来至21时37分的3个半小时内,沟通达20余次。高频的沟通,让索道运营方随时根据天气情况迅速调整运营模式,有效协调部署应急救援力量,当天滞留华山峰顶的游客都安然下山。
“如今的华山太热闹了,分不出所谓的淡季和旺季,人数最多的时候一天能达到3万人。”谈起现在的气象服务压力,于进江表情严峻,“特别害怕遇上极端天气,尤其华山还正处于700百帕和850百帕之间,属于观测空白区域,做好服务面临极大的挑战。”
事实上,从服务对象来看,“这几年我们从气象信息服务方面获益良多,一旦预测到有极端天气出现,华山气象站就会立即与我们联系,一起及时避免了多次极端天气及其衍生的气象灾害。”陕西太华旅游索道公路有限公司设备部副经理吴单宝对近几年的气象服务颇为满意。
发展旅游气象服务,除了当好旅游风险的“瞭望者”以外,还要成为公众的“知心人”。近年来,华山气象站制作发布日出日落时间、星空观赏率、云海雾凇等旅游气象服务产品,让慢慢的变多的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今年,于进江带领团队专门打造“华山气象君”慢直播,通过天气气候景观摄像头,让日出、云海、雾凇等自然景观突破时空限制,进入公众视野。
在于进江看来,从事气象事业,需要清楚认知它的“边界”,“边界不一定是向内收缩的界限,而是向外突破的张力。它是一种可能性,边界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可以拓展。”
“一件事一直做,会不停地有新的东西,可能很多年之后,和第一年做的内容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但它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是有扎实基础在那里的。”步入知天命之年的于进江正奔忙于旅游专业气象服务等领域,每一步都很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