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环有限公司的大事记,有这样一行不算醒目的文字排在公司2005年十大事件之首:公司顺利完成新老总经理工作交接,吴映雪任双环公司总经理。
作为亚新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控股的骨干企业之一,仪征双环的活塞环产品近二十年来产销量居全国第一,年生产能力达1.5亿片,品种规格达2300余个。
吴映雪,这位哈工大毕业的少壮派人物,掌管着仪征双环这样一家零部件业的小巨人企业,他的所思、所为直接影响着他的团队,也直接影响着双环未来的发展方向。
吴映雪:仪征双环活塞环有限公司(CYPR)由原江苏省仪征活塞环厂与美国亚新科集团(ASIMCO)于1995年合资组建,总投资3.5亿元,其中亚新科所占股份为63%,中方所占股份为37%,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活塞环专业生产企业。公司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为25%,在车用柴油机活塞环领域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2005年产销量为1.25亿片,2006年预计达1.3亿片以上,出售的收益可达4亿多元,企业处于健康发展阶段。
吴映雪:企业当前的主流产品还偏重于商用车活塞环领域,在乘用车产品方面还相对较弱。通过与日本NPR公司的技术合作,企业在钢环等乘用车活塞环生产方面也有了很大提高,增长势头很好。目前对日系车企业如日本丰田、广州丰田、东风日产等慢慢的开始供货,与法国PSA集团和欧洲福特也建立了工作关系。
记者:双环是国内同行业中最早建立研发试验室的企业。作为单一生产活塞环的厂家,建立试验室的意义何在?
吴映雪:双环的试验室是国内同行中最全、最大的,能够从事包括发动机台架试验、摩擦、磨损试验和强度试验等。国外有台架试验室的主机厂并不多,许多台架试验和其他一些试验是在零部件厂商那里完成的。而在中国,大部分台架是主机厂所有,但主机厂做一次相应的零部件试验成本是比较高的,并且每一次试验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不一定都在活塞环身上。而我们是专门研究活塞环的,所以就建立了比较全面的试验设施,这样做才能够大大减少与主机企业一起开发的成本,能够依靠数据给他们提供比较好的技术方案,从而加快工作进程,提升公司的竞争力。
记者:请问模拟软件与模拟试验在研发过程中起到啥作业?双环是不是已经具备了与主机厂同步开发的能力?
吴映雪:任何一个模拟软件都必须有自己积累的一些边界参数的支持,这些技术是有钱也买不到的。一定要通过研发人员的大量试验、长期积累而取得经验数据,这方面是我们的优势。只要主机厂要求开发某一新机型的产品,我们会很快提供产品结构、材料、表面处理等参数,供他们参考。
目前双环已经完全具备了与主机厂同步开发,甚至是超前开发的能力。我们的许多试验都是用发动机做的,而摩擦、磨损等试验更多的时候是用模拟方法去做。但模拟试验是取代不了台架试验的,台架试验才是一种最真实的状态。
记者:仪征是一个中小城市,工作、生活条件可能并不优越。那么,双环留住人才的根本是什么?从您自身的经历来看,年轻人成长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吴映雪:许多人问过这样的一个问题。仪征这一个地区条件并不优越,双环的工作条件与收入水平也并不是很高,我想是企业那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了大家的斗志。还有一点,就是双环人从来不附庸潮流,对任何事物的判别心中自有一杆“秤”,这一点也是我们的企业文化传承之一。
从个人成长来说,我认为最关键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学习态度。个人需要定好位,要能够深入到企业当中,踏踏实实地做一些事情,不仅要学习产品和技术知识,而且要学习管理知识。二是必须有一个很好的机会。企业所提供的平台是否适合于你,企业文化氛围与你的理想是否冲突?这两点对一个年轻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记者:从双环的视角来看,国内零部件企业与国外大公司的差距大多数表现在哪些方面?
吴映雪:从国际化背景来看,中国企业与国外大公司相比,差距大多数表现在思维方法上,即处理工作的流程、管理与管理系统,也就是体系方面。一个企业很关键的一点是研发能力,即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能力。我们的很多想法为什么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没有在产品和系统方面得到很好的体现?这是因为管理并没有到位。实际上企业并不缺乏基本技术,缺乏的是怎样把这种技术很好地应用到产品当中。我们要做的就是怎样借鉴别人的体系建立起自己比较完善的体系。这样才可以使管理到位,相应地提高各方面资源的利用效率。
吴映雪:我们现在还不具备领跑的能力,跟跑并且不被落下,这是我们目前所采取的策略。实际上活塞环行业完全的自主创新是很难的,可能引进创新的成分会更多一些。跟紧了,不被别人拉下,在这方面我们已做好了准备。
吴映雪:在国内市场,活塞环这个行业做得再大,总的容量还是有限的,并不能把我们的优势全部显露出来。况且目前国内的市场环境并不规范,市场之间的竞争很激烈,各个厂家做得都很辛苦。因此,必须得“走出去”才能有一片更好的天地。但这首先建立在,你要在国内做得最好还可以与国外对手进行充分竞争的基础上。
在产品的模块化供应方面,仅靠一个活塞环企业是不行的,还要依靠气缸套和活塞企业。目前双环与几家企业已经谈过建立战略联盟的事,同时也不排除将来我们有自己的活塞与气缸套企业的可能,但新建厂的方案目前还未考虑。
记者:你们已经提出要成为全世界活塞环行业五强的目标,那么在打造国际化品牌方面有咋样的想法?
吴映雪:目前我们在世界同行业大致排第八、第九的样子。活塞环行业全球第五的目标大致是:产量要做到2亿片左右,要对世界上主流的发动机厂商供货并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外销水平要达到30%~40%。这一目标要在企业的“十一五”规划期内完成。但有一点,如果只是做一些低档次的产品,即使你的产量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也不能算做强做大。
打造国际化品牌方面,首先你要有国际化的客户,产品质量要得到国际上的广泛认可。但在这里我也强调,双环是不会做贴牌买卖的
上一篇:用实力成就梦想
下一篇:第二届中国汽车发动机大会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