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创新团队:致力于光伏电力平价上网,造福千家万户
成员名单:丁建宁、袁宁一、任玉荣、方必军、刘遵峰、陈智慧、林本才、张帅、王莹、邱建华、坎标
新能源技术是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发展需要的多学科集成。“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创新团队”由丁建宁教授创建,从2007年开始聚焦光伏、储能、智能材料等领域开展研究,2012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承担全国唯一的面向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教育培训项目——光伏材料与器件产业化制造技术,2014年获批江苏省新能源材料科学与工程优势学科,2018年获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构建起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多层次应用型光伏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团队多年来砥砺奋进,现拥有江苏省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和江苏省太阳能电池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6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1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青蓝工程”等省级人才3人,在读研究生近40人。多年来,团队主持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863等课题4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在Science等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0余篇,著编作7部。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0余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科技奖13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
“少年时,当立少年志”是丁建宁教授从创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团队就一直挂在嘴边的话,也铸就了团队多年来秉承的核心精神——严谨、务实、创新、实干。团队在丁建宁教授的引领下,围绕光伏制造技术与装备、高效低成本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技术、光伏及储能材料结构与物理性能、微网新型储能技术等研究方向,突破了多晶硅材料绿色制造技术,创新高效晶硅电池量产制造技术,研发高性能锂硫电池,开创的新一代超薄和柔性太阳电池、柔性储能器件和软体机器人技术探讨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新能源产业特别是光伏产业培养了一大批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为推动我们国家晶硅太阳电池制造技术国际领先, 提升我国光伏产业的国际地位做出了贡献。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自古以来,凡欲做大事者必先立志,志不坚则事必难成。明确而坚定的理想和志向,是事业成功的保证和关键。丁建宁教授常跟学生们说:“年轻的时候要有追求,要有梦想,现在你们正是最好的年龄,正是盛放的最好时候,遇到了好的时代,有如此优越的科研条件,更要踏踏实实做点事情。”
团队成立之初,没有场地、没有设备、没有平台,是丁建宁教授领着团队老师从零起步、潜心科研:从2008年创建常州市新能源工程重点实验室开始起步,到2010年建立江苏省太阳能电池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教育培训项目、2013年创建江苏省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首批立项建设的30个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之一)、2014年成立江苏省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同年“新能源材料科学与工程”获批江苏省优势学科,2018年又获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开创了常州大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从第一台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至今,团队目前已拥有超快激光实验室、光伏测试表征实验室、柔性器件实验室、锂硫电池实验室、燃料电池实验室、新能源装备等总价超5000万元的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教学科研平台,覆盖基础理论、产业应用、工程示范和检测服务,全方面提升了团队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极大地支撑了产业的发展。
团队正是凭着坚定的理想和志向,凭着对教育和科研事业的无限热诚,凭着远大的眼界和胸襟,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和工作状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下来。
搞科研是枯燥的,可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都是在重复一个实验,要在前人数的研究基础上,在日益变化、竞争非常激烈的狭小领域有所创新,科研工作者必须付出极为艰辛的努力。
在很多情况下,要有100次试验失败后发起第101次试验的勇气。比如在做旋转人工肌肉的时候,从摸索制备样品,考虑结构、介电层材料配比、电极、高压测试旋转效果以及数据的旋转角度的采集,耗时长,几乎一直是在不断的重复试验、调试参数,团队指导老师和研究生在不断探讨中逐步完善。最终,学生的研究成果于2015年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上(“Hierarchically Buckled Fibers for SuperelasticElectronics, Sensors, and Muscles”),并被美国《Discover》杂志评为世界100项重大发现之一,该成果凝聚了团队多年的沉淀和积累。在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支持下,又将该成果延伸应用到软体机器人、柔性电子的设计与制造。Science对此专文评述:在可穿戴电子设备、柔性太阳电池等新能源器件以及传感器等方面有巨大应用前景。在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支持下开创新一代超薄和柔性太阳电池技术探讨研究,处国际领先水平。
任何光辉夺目的事业背后,都是一个艰苦探索和辛勤劳作的过程。欲成事业,就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特别是在艰难困苦的处境中,更应该经受磨难和考验,只有潜心静气才能深入“人迹罕至”的境地,获得豁达通透的智慧和事业。如果过于浮躁、急功近利,就可能适得其反、劳而无功。“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其止其往,皆在我而不在人也。”熬不过等待的人,熬不到幸福;经不起挫折的人,长不成傲骨。
求真之道本无穷尽,问难愈多,则精微愈显。科学研究原本无穷尽,问得越多,精微处就越能显现。在追求真理和不断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越多,学问就会越加精细。而想问得多,就必须拓展深入下去,这就需要善思、勤学、好问和善于发现。
有一段时间,团队课题组正在攻克软体机器人的难题。丁建宁教授偶有一日回乡看望父母,在水塘里抓到一只体长约5毫米的无脊椎小水虫,见其在水里通过纤细的足前后摆动,游动迅速自如,其运动方式、身体构造与正在承担的软体机器人项目研究对象非常吻合,当即拍下视频,发到团队微信群,让学生开展研究和讨论。
团队的徐江老师出差乘坐飞机,看到机舱屏幕上显示飞机室外温度﹣60℃,突然想到在低温度的环境下的器件性能稳定性问题,更联想到如果在南极科考,温度将更低,回来后就查阅了该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发现在极端温度下的超级电容器还未取得突破,是个可以拓展应用的领域,随即组织学生展开研究。没有勤奋,想成就任何事业都没有可能。人不应隅居于自己的狭小天地之中,而应望向大千世界,要有一双善于察觉缺陷的眼睛和勤学善思的头脑,并能追根问底,探究真理,才可以获得认知领域的突破。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获得成功的办法有很多种,不论是哪一种都无法在空想中实现。科学研究只有真正应用到实践,在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团队采用“双导师+双平台”的创新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和“人才教育培训+项目”的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聘请企业研究人员给研究生开设讲座,利用高校基础、应用基础研究平台和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中试平台,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为行业企业输送了一大批专业人才。
团队博士生叶枫和盛健同学就是他们中优秀的代表。他们怀揣着追逐太阳的梦想,励志在光伏事业上做出一番成绩。他们好学进取、爱岗敬业、责任心强,利用所学加上导师的悉心指导,一心扑在产线上,在所服务的企业均能独挡一面,为团队创新高效低成本晶硅电池量产制造关键技术,连续17次创造太阳能电池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世界纪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助推光伏电力平价上网,造福千家万户。团队该成果获得了2017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特等奖和中国机械工业技术发明一等奖。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